随着国家环保部宣布,从2012年7月1日起,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轻型汽车*四阶段排放标准,未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将无法进入新车公告。而明年7月1日起,全国范围内未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将不得销售和注册。与此同时,环保部已按照国家排放标准规定于今年1月1日停止对国三重型车的核准申报。 这一政策的出台,使得排放后处理技术成为了行业的焦点。内燃机排放后处理秘书长洪建华说:“从国二到国三,关键在于燃油喷射系统,而从国三到国四,就必须使用排放后处理技术。” 从市场估值方面来看,“目前,欧洲排放后处理产业约有800亿元的产值。以中国汽车保有量来推算,实施国四标准限值后,排放的后处理产业将产生上千亿元的市场份额。”[1]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说,“柴油发动机排放后处理的利润十分丰厚,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。”在投行的眼中,这被视为下一座金矿。 而关于后处理的技术路线,这一度在业内引起了关于EGR+DPF和SCR的技术路线之争,从目前国内的主流柴油机生产企业来看,将SCR作为未来国内柴油机排放升级的主要技术方向已基本达成共识。